首页

/ 中文

En 



走进星海

浏览量:

文化历史

 

 

 

 

“星海”与延安“鲁艺”

 

许多人都知道“星海”自1949年建厂以来已经有73年的历史了,但很少有人知道“星海”在建厂前还有一段“革命史”,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延安“鲁艺”时期。

当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团担任大提琴演奏员的张贞黻就是“星海”最久远的创始人,他当时还是鲁艺的音乐教员,也曾经留学法国深造音乐艺术理论。1946年张贞黻在延安交响乐团任副团长,尽管革命工作、演出任务都很繁忙,但是,研究与制作乐器的愿望和决心始终也没有动摇过,即使在行军途中,他也扛着琴板和木料,,一有空闲就坚持做琴。因为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在解放区根本买不到琴,只有自己做。当时的文艺战士珍惜自己的乐器,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日夜不离身,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生怕乐器被破坏。一旦乐器出现破损就很难修复。文艺战士没有了乐器,就等于战士失掉了武器。张贞黻深知这一道理,也最能体会文艺战士的心情。于是,在百忙中他潜心钻研乐器的修理和制作,千方百计地购买和制作生产乐器的各种工具。他最擅长制作提琴,经他制作的小提琴、大提琴,不断充实到交响乐队的演出中。

 

 

当时在延安坚持革命斗争非常艰苦,有时遇到形势严峻的时候,部队还要进行紧急的转移和疏散,为了轻装前进经常还要抛弃和坚壁一些东西和物资。特别是在胡宗南进攻延安时,斗争的形势更加恶劣,但是不管怎样转移和疏散,不论抛弃什么、坚壁什么,张贞黻总舍不得把做琴的工具和琴料坚壁起来或扔掉。

1948年,当时任华北人民文工团副团长的张贞黻在解放石家庄时,不幸因病去逝了。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中国乐器工业的发展,直到临终时还嘱咐他的战友陈艾生说:“北平解放后,一定要办起我们自己的乐器厂,如果我死了,你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把这个事业坚持下去,如果可能的话,将来你们要努力把全国所需要的乐器都生产出来……”这就是张贞黻临终时留下的最后遗言。除此之外,他还留下了一把刨子、一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

 

 

1949年131日,北京和平解放,红军战士陈艾生为实现张贞黻的遗愿,四处奔走,多方求助,反反复复地向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陈述要创办乐器工厂的理由。19493月,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了陈艾生同志的申请,并责成管理中央机关事务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公司拨款人民币10万元(旧币)作为开办资金,将北京市东单冰渣胡同5号的一所小楼(共14.5间房屋)交给乐器厂作为厂房,组织上决定由陈艾生同志负责筹建,建成后隶属华北人民文工团领导。批准从新分配到文工团的大学生中挑选一两名助手。陈艾生选中了在北京从事钢琴、管风琴维修和调音颇有名气的王来安师傅和北京师范大学分配到文工团的大学生何汇泉开始筹建工作。

 

 

1949年61日,乐器厂的前身“人民艺术服务社”正式建立,1950年初,华北人民文工团更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当时清产核资的1570万元作为投资,再由新中国供销社投入1570万元,双方各出50%,工厂更名为“新中国乐器工厂”。星海公司就这样诞生在革命音乐者的手中,伴随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雄壮歌声走来,传承着革命先烈的精神茁壮成长。

 

 

朱德总司令与新中国的第一台钢琴

1950年6月,在新中国乐器工厂(北京钢琴厂的前身)刚刚度过一岁生日的某天上午,工厂的门前突然来了两辆黑色小轿车,朱德总司令及其随行人员在新中国供销社经理谢邦选同志的陪同下来厂参观视察,孟献文厂长等人接待了首长们。

朱德总司令认真地参观了厂房、并深入车间询问了乐器生产情况,他与工人们亲切交谈,不断地强调发展乐器工业的重要性,他还鼓励工人们说:“这个工厂很好,应当好好办,只许办好,不许办坏。”他还特别叮嘱青年职工说:“要好好地向老师傅学习,将来你们就是新中国乐器制造事业的顶梁柱,发展新中国的乐器行业就靠你们啦。”当听到厂长孟献文汇报,乐器生产目前最大困难就是缺少质量好的木材。朱总司令立即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联系,不久从中南海基建处就调来了几棵大松木,生产急需的木料解决了。

中央首长的亲切教导与关怀给职工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与朱总司令握过手的干部、职工仿佛都有一股暖流暖在心头,顿时觉得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纷纷表示说:“咱这个不过三十多人的小厂,成立刚刚一年多,中央领导就在百忙之中亲自来视察,并且,还帮助咱们解决了大困难,这是对中国乐器工业发展的期望与鞭策,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中央领导的厚望。目前,除了多生产质量好的提琴、风琴和民族乐器之外,一定要造出一台钢琴来,向党、向新中国献礼。

 

 

钢琴又称“乐器之王”,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其他任何乐器无法比拟的。可是要真正造出一台钢琴也决非易事,钢琴结构精密复杂,它涉及到木材、铸造、声学、力学、机械、化工等多个学科知识,生产一架钢琴几百道工序,八千多个零部件,有二百多根琴弦排列在固定的铁板上,其张力达一万八千多公斤。这种“洋”乐器二百多年来一直由欧美垄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相继崛起,开始机械化生产钢琴,而在旧中国没有人敢试一试,生产钢琴只能是一个梦想。

在中央领导的感召下,星海的创业者们凭借着多年接触钢琴的经验和体会,凭借着勤劳智慧的双手,决心要把钢琴制造出来。外国人能制造,中国人也一定能行,有志者,事竟成。说干就干,群策群力,因陋就简,刻苦钻研。王来安技师一心扑在钢琴上,白天去修钢琴,晚上回到厂里和大家一起钻研,每天要干上十三、四个小时。眼睛熬红了,身体累瘦了,始终没有动摇要制造钢琴的决心。他把家里修琴用的材料全拿了出来,所有的工具包括手摇打弦车也捐了出来;为了一个难题不惜多次利用修理钢琴的机会反复测试找到答案;没有生达呢用喇嘛的大红袍来代替,没有材料就到磁器口旧货市场上去“寻摸”,从旧家具中选用一些可用的木料做木部件;没有琴钢丝就把轮船上用过的缆绳劈开用打弦机拉直再拔丝出来代用;总档打眼精度要求高,又没有手电钻就用木工手摇钻,反复测量,一点一点啃出来;制作一些木零件没有专用设备就用手工一点点抠出来。此外,又从上海买来一些零件,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50年底,新中国的第一代乐器工人制造的第一台国产钢琴诞生了。这台钢琴又经过王来安技师精心地检验和调理后,售给了北京市育才学校。

 

 

1951年,新中国乐器工厂又生产出了十台钢琴。北京能制造钢琴的消息传出后,吸引了许多在上海摩德利琴行打过工的人。他们带着制作钢琴的特长和技能,带着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念,举家携眷相继来到北京,纷纷加入新中国乐器工厂,使北京乐器制造业大大地充实了技术实力,从此,工厂如虎添翼,为中国钢琴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厂内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也成长起来了。

 

 

中国第一台钢琴的故事一直在北京钢琴厂职工中一代一代传颂着,它不仅是全厂职工的骄傲,也成为鞭策和鼓舞钢琴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星海商标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说起星海商标,就不能不想起建厂初期的技术带头人---关肇元厂长。他对星海商标的创立、启用和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1956年关肇元刚调到北京乐器厂时,正值他“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年华,他在北京市地方工业局工作时曾到过不少工厂调研,攻读过许多企业管理著作,研究过国内外一些名品、名厂的经验,并编著《说企业管理》一书,他也曾作过新闻工作,加之求学时学过音乐,丰富的生活及工作阅历,决定了他高人一筹的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关厂长来厂不久,就决心创立一个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又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商标。

 

 

这个商标又应该如何确立呢?按照世界惯例,乐器产品的商标一般含有两种习惯,一是选用企业老板的名字作为商标,例如:“斯坦威”就是老板的名字。另外就是选用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的名字。沿袭这个传统做法,关肇元决定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冼星海的名字作为北京乐器产品的商标。其原因之一是,冼星海是毛主席亲笔题词褒奖的“人民音乐家”;二是,冼星海的名作《黄河大合唱》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三是,北京乐器行业的源头与延安、与鲁艺、与冼星海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是,星与海容易图形化,便于记忆。高踞空中的五角星,顶天立地,光芒四射,象征着党的伟大、光荣、正确,五条水纹曲线既代表海,又呈现出音乐韵律的五线谱。考虑到星海产品将要走遍全世界,所以又用罗马字母HSINGHAI在商标的顶部标注了“星海”。商标之中的两个汉字“星海”是专门邀请国徽的设计者高庄书写的。整个商标图案为圆形,既适合按传统铸在钢琴铁板上,也适用于在其他乐器产品上展示。

 

 

他用冼星海的名字作商标还有一层意思。他认为,以“星海”二字作国产钢琴的商标,可以长中国人民的志气,星海职工要以冼星海同志为榜样,学习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为人民大众献身的精神,以激励职工奋发进取,顽强拼搏,造出高质量的乐器产品。他的这种想法,成为星海公司日后倡导的“星海精神”的雏形。

“星海”商标启用当年,星海钢琴就开始出口到东南亚和北欧的芬兰等一些国家。除钢琴外,以后北京生产的其他乐器产品也都同时采用了“星海”商标。

“星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始终没有忘记星海商标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渊源。冼妮娜是冼星海唯一的女儿,19451030日,就在她五岁的时候冼星海因病在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去世,为了寄托对父亲的哀思,冼妮娜一直想拥有一台以“星海”为品牌的钢琴。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星海公司得到此消息,便决定将一台星海牌钢琴赠送给她。为此,星海公司领导还专门安排制琴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潘仲华师傅,为冼星海的女儿精心挑选钢琴,厂里的美工师在钢琴上门的右上角还精心镶嵌了“星海精神永存”六个大字,以标识星海人的心意。

 

 

时光流逝,在人民大会堂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一百周年的音乐会上,一台星海牌九呎半的音乐会专用演奏钢琴又伴随着雄壮的《黄河大合唱》让人们热血沸腾。

 

 

如今,星海牌钢琴已经连续两届被誉为“中国名牌”产品,星海商标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星海商标、冼星海的英明和“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星海精神也成为了星海公司企业文化的灵魂。

 

 

全世界最大的钢琴

——15英尺超大型钢琴诞生记

 

 

当人们步入人民大会堂时,一台巨大的钢琴格外抢眼,它不仅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这台大钢琴前合影留念。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浪网、竞报、京华时报等许多媒体也都对这台大钢琴产生过极大的兴趣,有些报纸还图文并茂地发表了一些消息。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台大钢琴的来历。

要说钢琴谁都见过,要说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就不一定谁都见过了,再说这最大的钢琴究竟有多大,很多人还不一定能说得清楚呢。

根据世界惯例,最大的钢琴也就是9英尺的三角钢琴了。然而,早在5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生产出了至今世界最大,也是全球惟一的15英尺超大型三角钢琴了。这就是北京钢琴厂于1959年为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量身定做的,也是新中国乐器工人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献上的一份厚礼。

1959年,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北京搞了“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就是其中的一大建筑。竣工前,周恩来总理到人民大会堂视察,他看到万人大礼堂的舞台上摆放着一台六尺半的三角钢琴,感到有点不相称,他建议说能否做一个与舞台比例相称的大钢琴。当时万人大礼堂的舞台设计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据说只有在这里才能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就汇聚了三千多名演员。这样巨大的舞台,这样宏伟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少有的。要制作一个与这个舞台比例相适应的钢琴应当是多大呢?谁也没有见过,谁也没有搞过。当时的人们都有一股革命的热情,都有一股大无畏的精神,只要敢想就敢干,既然周总理作了指示,作为首都的乐器工人就一定要完成总理提出的任务。

1959年712日,大钢琴的制作开始了,当时的厂领导和技术人员翻阅了大量技术资料,但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只有9英尺,听说捷克做过12英尺的,可是谁也没见过。我们到底要搞多大的呢?既然人民大会堂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型建筑群,那么我们也要搞一台世界上少有的钢琴,创造一个世界之最。最后决定搞一台15英尺的钢琴,就这样一个乐器行业历史性的大会战便拉开了序幕。

钢琴属乐器之王,全部零件有8000多个,它与制造其他乐器不一样,全部的制造过程与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息息相关。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原材料和零部件要涉及到这个国家的钢铁工业、铸造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以及加工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但是,作为一个刚刚脱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刚刚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国来说,制造一台前人所没有制造过的钢琴,困难何其多是尽人皆知的。外国人自从发明钢琴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可当时中国人做钢琴只有极短的经历。一般情况下,制造一台大型三角钢琴需要812个月的生产周期。而这台钢琴必须要在929日送到人民大会堂,留给星海工人的时间只有不足80天。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就没有充分的研发时间,只能是边研究、边设计、边制造,而且必须要一次成功,从时间上就不允许出现返工和浪费。可想而知,当时的工人有多大的压力呀。现在,这些人说:“当时我们的脑子里没有别的,想的只是如何保证完成任务,如何保证时间进度,如何高质量地把琴做出来了,按时把琴送到人民大会堂。”

当时,为了制作这台大纲琴,厂里的厂长、书记、技术人员和技术最精湛的工人组成了试制小组。因为从来都没有搞过这么大的钢琴,大家心理都没底,许多地方都是凭着经验摸索着来。考虑到,这么大的钢琴,低音琴弦一定很长,高音、次高音的音量一定会有问题,工人们就打破先例,在中高音区开创了每个音四根琴弦的设计方案,在音量上增加了辅助音。

 

 

在制作中还碰到了几个大难题,首先,就是如何保证钢琴的外壳和键盘不变形,然后是如何保证音板不开裂,如何保证铁板能承重,如何保证钢琴的顶盖能轻巧自如地开启。再有就是各种常规的加工方法已经不行了,例如,制作琴弦的“打弦车”就不够长了,还有,光做一个钢琴外壳的胎具就得两个多月,如果没有胎具又怎么做外壳呢。但是,在一心一意只求成功的星海工人面前,他们用经验和智慧就把这些难题都一一破解了。例如,他们用南方制作木桶的办法制作的钢琴外壳就保证了不变形;用空心加龙骨的制作方法就保证了钢琴大盖的轻巧;打弦车不够长就把两台车连在一起打弦,总之,他们成功了。有几百年制琴经验的外国人连想都没想过的事,就让只有几年制琴经历的中国工人在78天里办成了。

这台琴制作出来以后,许多钢琴家都弹过。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国家歌舞团、芭蕾舞团用它演出过;20世纪80年代,前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就用这台琴在人民大会堂为残疾人举行过义演;20世纪末,日本钢琴制造专家称这台钢琴是奇迹。每当人民大会堂举行重要的外事活动时,它都会在万盏灯光的照耀下,一次又一次地奏响嘹亮而辉煌的乐章。

 

 

60年过去了,这台世界之最的大钢琴在人民大会堂,琴声依旧,风采依旧,它讴歌了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它见证了新中国发展变化的经历;它解读了什么叫发明创造;它展示了什么叫光荣与骄傲;它唱响了改革开放的旋律;它褒奖了北京钢琴厂的创举。“星海”嵌刻在钢琴上的这两个大字,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精神与星海工人创业的足迹紧紧地连在一起。

 

 

劳瑟·切尔与“星海”改革30

 

 

北京的乐器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呈波浪式向前迈进。而真正使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还应该从改革开放这30年算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多年中,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出口创纪录、效益攀新高,短短几年的技术改造就使“星海”走完了国外同行几十年才能达到的跨越。引进智力和多层次、宽领域的技术合作,又缩短了星海钢琴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使“星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98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北京钢琴厂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总投资为5771万元(500万美元),主要依靠贷款,用以引进先进设备,扩大厂房,实施现代化管理,使钢琴生产能力由改造前的年产4500台增加到3万台,质量达到国际中档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旧面貌,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

在得到国家经贸委、原轻工部、北京市各委办、一轻局的认可和批准后,二期技改又紧锣密鼓的展开了,这是一期技改的继续,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再建一幢一万平米的总装楼,并以填平补齐的方式再投资100万美元引进国外先进的钢琴制造设备两台套,国内委托制造钢琴专用设备53台套,重新设计和改造的生产线达到12条,实现年总装5万台优质钢琴的目标。仅用了18个月,又新建了一座6千多平方米的钢琴外壳生产楼。全长2.5公里的12条生产线就全部开通投产。一个现代化的钢琴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两次成功的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了北京钢琴厂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为钢琴生产能力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向世界第五位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技术改造中厂领导又思考了一个新的课题,绝不能用先进的厂房和设备生产老产品,要在品种档次上有新的突破,目标是打入国际市场,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如何才能更新换代呢?

为了以更短的时间,更快的步伐,尽可能地缩短与世界乐器工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厂领导决定采用“合资、合作、引进人才”的办法,用他山之石攻星海之玉,经多方探索,在国家和北京市引进智力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星海”与德国钢琴制造专家劳瑟·切尔先生达成合作意向。切尔先生曾先后在德国、日本、韩国、英国、南非、俄罗斯等国的七个钢琴厂工作过,并且都有良好的业绩。切尔先生既有钢琴制造的全面知识和技能,也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能力,而且还与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40多个乐器经销商有广泛的贸易联系,是一位在国际上颇有声望的钢琴制造专家。

 

 

1988年114日,切尔先生受聘北京钢琴厂技术副厂长和总工程师后,以严格的管理,严谨的作风,打破了沿袭几十年的旧格局,确立了以科技为先导的领导体制,调整了企业的管理机制,整顿了现场的生产秩序,推进了技术改造的进程,在改进技术的同时还加强了质量管理。他倾注精力和心血力求解决星海钢琴生产和发展的障碍,在他任职的当年就设计、指导、制造出四种风格独特的新型立式钢琴,而且受到了中国演奏家的好评。这些新产品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刚一展出就与外商签订了2600架的定货合同。第二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乐器博览会上再次展出时,又受到许多国家客商的欢迎,同时还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乐器经销商建立了代理和分代理协议,有的外商在闭会后,又发电传或亲自到北京洽谈增订合同。为满足社会需要,切尔先生在两年间先后又开发了8种新产品,随后对老产品进行改进,使名牌老产品更加优质化。切尔先生开发的新产品还多次获轻工业部、北京市优秀产品奖,获轻工业部出口产品金奖和国际质量金奖。

 

 

切尔先生在厂工作期间还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公司为了配合切尔先生的工作,成立了一个专家办公室,在跟随切尔工作期间,专家办的工程技术人员学到了切尔先生的制琴经验和设计思路,也了解了世界各地对不同钢琴的不同要求,如:款式、颜色、音质、音色的爱好等等,为星海钢琴在世界各地的适销对路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切尔先生对这些年轻的技术人员也是呵护有加,关怀备至,更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助。由于提高了技术和业务素质,企业的科技人员自己动手也改进了118型钢琴,研究开发了S-45美式仿古钢琴、123XK现代东方型、117XK北欧现代型等十八种新型钢琴。

 

 

作为在北京星海钢琴集团工作了近20年,并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的德国钢琴制作专家劳瑟·切尔先生,2008年又受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奥组委邀请,专程来北京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在参加完奥运开幕式和一些参观活动之后,切尔先生马上就来到星海工业园指导工作。这次切尔先生来星海时,恰逢有两台由韩国专家和中国专家共同研发的新型三角钢琴问世。年近古稀的切尔先生首先认真地察看了新产品的图纸,对设计思路、基本结构、新的特点等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应注意的几点意见。随后,切尔先生还兴致勃勃地查看了新改造的三角钢琴生产线。他边看边强调了一些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并就工艺改进、关键部件的质量把关和关键尺寸的控制手段等提出了宝贵意见。

北京的盛夏,气温高达35°,为了检验成品的重要尺寸,切尔先生不顾炎热、不顾脏累,直接仰卧在地板上认认真真地检查钢琴底部每一个部位的尺寸,耐心地指导技术人员应作哪些改进及一些工作要点。在场的所有人员无不为之感动。这一幕幕感人的景象充分地体现了德国专家精准的工作风格和敬业的工作精神。

星海改革三十年来,不仅体现了星海人团结、拼搏、求实、创新 的企业精神,同时也吸取了国外专家的宝贵经验。星海公司从小作坊式的工厂发展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每一步都凝聚了星海人的努力和各界朋友的支持,特别是德国钢琴制造专家劳瑟·切尔先生与“星海”的琴缘更是功不可没。

 

 

660个日日夜夜——星海工业园的崛起

 

 

在通州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上,星海钢琴集团公司这片银白色的厂房格外醒目。在400多亩地的厂区里,两座笔直的厂房一眼望不到头。因为,每座厂房都是564米长、72米宽、高8米的高大厂房。漫步在厂区里,随处都可看到:柏油环路、花砖步道、油松翠柏、绿草茵茵。

在这充满生机,催人奋进的环境中谁也不会想到只在短短的660个日日夜夜,这里就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是星海人用“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把一个一个的“不可能”变成了令人折服的现实。一个现代化,高技术,新机制的“星海工业园”续写着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2003至2004年,对于星海人来说这是最难忘的两年,也是最有意义的两年。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星海”克服了近十几年来从未遇到的困难,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顽强地从非典蔓延、市场低迷、停气停电、改造搬迁等各种困扰中坚定地走了出来。特别是在大力调整企业结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和总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中,“星海”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2004年,“星海”成功地完成了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星海工业园”建设的主体工程,新建了12万平米新厂房,九个企业的顺利搬迁,几千人的大移动,实实在在地实现了“边改造、边搬迁、边投产,生产搬迁两不误”的既定目标。星海人以惊人的速度和毅力较好地实现了2004年主要工作的大目标,大大地推进了“星海”不断发展壮大的速度。对此,北京一轻控股公司和北京市国资委等领导和部门都对“星海”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彰。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精神和力量支撑并推动着几千名员工如此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执著地拼搏呢?那就是“星海精神”和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以及全体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年,从年初到年末,星海的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一直都在与应接不暇的困难,反复出现的问题,瞬间突发的事件,稍纵即逝的时间,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一场场南征北战、一次次东挡西杀。是团结凝聚了星海人的力量,是拼搏坚定了星海人的信心,是求实锤炼了星海人的意志,是创新检阅了星海人的成果。

在星海工业园开工建设的初期,星海人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用“千难万险”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当时要办的许多事,按照常规都是不可能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因占地对农民的补偿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自然环境的杂乱问题;第三个问题是“非典”的干扰;第四个问题是开工后如何保证工程进度。

 

 

2004年的年初,在“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搬迁、当年投产”的大会战中,要数大规模的企业搬迁难度最大,陆陆续续的搬家一直持续了一年。星海九家企业、几千名职工,带着生产近千种中西乐器的“坛坛罐罐”和几个亿的资产,在北京城的四、五个区县内不断地搬迁和移动。实施如此大规模的整体搬迁,这在星海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工作量更是空前的。

 

 

说起“搬家”,这里面还包含着许许多多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故土难舍”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和观念。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一直到现在,整整半个多世纪。几代星海人都在黄木场六号这块传奇的风水宝地上辛勤地开发和劳作。现在,它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工厂,而且在它的每个角落里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这里有星海初创的艰辛,有星海成长的回忆,有星海辉煌的业绩,还有星海腾飞的阶梯。历代帝王都在此设立的“镇物”,星海人在这里也创造了许许多多中国乐器工业的“第一”。

一说起“搬家”大家就头疼,一说起“搬家”大家就想方设法地往后延期。为了尽快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党政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大家认为,实施企业整体搬迁,对于星海来说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个极好的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反反复复地把这个道理向大家讲清楚。就像“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一样。

 

 

在持续一年的改造搬迁中,不论是在领导干部中,还是在职工群众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甚至还有令人肃然起敬和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这里有:铁面无私的女厂长;运筹帷幄的指挥员;敢于挑战的硬汉子;忠孝难全的带头人。此外,还有:不让须眉工程师和不知疲倦的班组长。

 

 

虽然星海园区的建设是艰苦的,虽然企业搬迁是困难的,但是,经过大家的努力、拼搏和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再多的困难也被大家克服了,再大的影响和不利因素也都被大家缩小在最小的范围了。现在,再说起那些困难来,好像谁都不以为然了。

 

 

星海钢琴与奥运情缘

 

 

北京奥运会精彩绝伦的开幕式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再一次奏响了中华民族无所不能的华彩乐章。当人们一次次回味,一遍遍热谈开幕式壮美的画卷时,总有说不完的褒奖,总有道不完的叫绝。在众多话题中,有不少人对郎朗弹奏的这架星海钢琴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按照奥运会开幕式的总体设计,需要配置一台大型水晶三角钢琴。2008年年初,经奥组委多方调查、反复考证,最后决定由北京星海钢琴集团公司设计制作。

所谓“水晶钢琴”,其含义是所有外壳部分通体采用高硬度、高透明度的“亚克利”材料制作。钢琴的张弦系统、击弦机系统、琴键部分等,都可以透过“水晶”外壳一目了然。其规格为G-274大型音乐会演奏用琴。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其制作工艺之经典;设计之现代;用料之考究;形式之唯一,已开创了钢琴制作生产之先河。

 

 

星海公司接到这一光荣任务后,立即成立了以首席专家杨杰、首席技师王耀中牵头的制作专家组。制作专家们精心设计,反复试验,不断改进。透明外壳材料成型难、又脆,制作的难度很大。为了确保开幕式对钢琴重量的要求,他们又从一点一滴入手,反复摸索、反复调试、整理,最终完美地达到了奥运开幕式对这台水晶钢琴的演奏性能和其他所有要求。2008年610日,这架具有特殊意义的绝版钢琴设计并制作完成了。为了保证在开幕式上精确的演出时间,“星海”还为这台钢琴设计了多套上下场的运动方案。在奥运成功举办的“功劳薄”上也浓墨重彩地记录了星海人的智慧、汗水和应有的贡献。

为感谢“星海”对奥运的支持,奥组委还特别明确:

⑴该琴为星海钢琴集团公司为奥运会特制,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使用。是本届奥运会唯一指定用琴。

⑵奥组委为此琴颁发特别荣誉证书。

⑶奥运会“中国印”会标、星海钢琴集团公司品牌标识、为最终收藏者指定徽标,均在该琴外壳上有所体现。

9月620点,世界瞩目的第13届奥林匹克残疾人运动会又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了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的开幕式表演。

22点03分,在四季变幻交替的“白玉盘”上,盲人钢琴家金元辉为饱经沧桑的老妈妈动情地演奏了肖邦的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在他的十指之间,桃花盛开的早春,荷叶田田的盛夏,麦浪滚滚的金秋,白雪皑皑的隆冬不断被他演绎出娇艳欲滴、清新脱俗、金光灿灿的壮美画卷。而烘托出这一切的琴音乐律依然是屡屡担纲重大庆典演出的星海钢琴。这次出场的另一架白色三角钢琴还是星海集团海资曼钢琴公司生产的9呎音乐会专用钢琴。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奥运会闭幕式的致辞中说:“今晚,我们即将走到16天光辉历程的终点。这些日子,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珍藏,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运动健儿们在光彩夺目的场馆里同场竞技,用他们的精湛记忆博得了我们的赞叹。新的奥运明星诞生了,往日的奥运明星又一次带来惊喜,我们分享他们的欢笑和泪水,我们钦佩他们的才能与风采,我们将长久铭记再次见证的辉煌成就。在庆祝奥运会圆满成功之际,让我们一起祝福才华横溢的残奥会运动健儿们,希望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残奥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他们也令我们倍感鼓舞,今晚在场的每位运动员们,你们是真正的楷模,你们充分展示了体育的凝聚力。感谢中国人民,感谢所有出色的志愿者,感谢北京奥组委。”

 

 

在罗格主席热情洋溢的讲话中也包含了对星海工人的褒奖和赞扬。奥运会和残奥会闭幕以后,社会各界的收藏家都显示出要收藏这两台钢琴的意愿,星海公司也将采取招标形式竞拍,以确定最终的收藏者。

星海钢琴能为百年圆梦的北京奥运会添彩,它不仅是星海人的骄傲,也是全国乐器工人和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让我们为北京奥运喝彩的同时也为北京的乐器工人喝彩吧!

 

 

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

 

 

1985年为了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尽快地普及和提高少年儿童的钢琴教学和演奏水平,周广仁、凌远、金爱平、吴元等四名中央音乐学院和附中的教授决定与北京钢琴厂联合创办北京市的少儿钢琴比赛。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时任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沨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的支持。经过了艰苦的努力,最后在中国北光声像艺术公司、华远人才交流开发公司、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教育局、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分会、北京电视台、北京音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的通力协办下,第一届北京市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于一九八五年三月六日至十日在北京联合举办,周广仁为评委会主席,刘诗昆、金爱平、凌远、鲍蕙荞等14位钢琴家、教授、讲师组成评判委员会。

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华和音乐艺术界的吕骥、赵沨、刘勃舒、古元都为比赛题词、作画。这届比赛一共有304名选手参加比赛,有39人获奖。

 

 

从1987年开始,第二届北京市少年儿童钢琴比赛正式冠名“星海杯”主办单位有中央音乐学院、北京星海乐器公司、北京市文化局等七家单位协办。比赛委员会主席继续由北京市前副市长陈昊苏出任,副主席由著名作曲家、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祖强出任,评委会主席和副主席分别由周广仁和凌远担任,评委由金爱平、石叔诚、李其芳、鲍蕙荞等十二位著名钢琴家担任。

 

 

从第三届“星海杯”少儿钢琴比赛开始就改成了全国性的比赛。至今还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20多年来“星海杯”的影响越来越大,“星海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星海杯”的权威性越来越高。它使郎朗、王笑寒等许多青年钢琴家成才、成名,并红遍全世界。是“星海杯”给了他们以展示才华的舞台。它也是更多的琴童不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阶梯和舞台。

 

 

“星海杯”是目前全国唯一经教育部批准举办过的全国性钢琴比赛。它具有历史长、权威性强、影响大、覆盖面广等特点。不论弹钢琴的琴童参加了多少种比赛,最后,都要以参加“星海杯”的比赛为最高标准。有许多选手都是一直参赛到超出比赛年龄为止。

“星海杯”的比赛是最严肃的,也是最严谨的。她从对历届评委的选择开始就考虑了公平性。因为,他们都是全国各地音乐院校的专家、教授和权威,评委范围之广,水平之高,是国内钢琴赛事之最。所以,他们具有更高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另外,在参赛曲目的选定上,首先也考虑了钢琴教学的基础性,摒弃了华而不实的因素;其二,兼顾了抒情乐曲的发挥,注意了少儿特点的趣味性;其三,强调了中国乐曲的比重,突出了举办“星海杯”比赛的宗旨和目的性。

 

 

“星海杯”历届比赛推出的获奖选手都代表了中国少年儿童业余及专业钢琴教育不断提高的现代水平,在不同类型的国内和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选手很多人都是“星海杯”钢琴比赛的佼佼者。党和国家领导及北京市领导和音乐艺术界老前辈都对“星海杯”少儿钢琴比赛十分重视,曾多次题词勉励星海钢琴事业健康发展,鼓励少年儿童钢琴演奏人才茁壮成长。海内外的一些著名企业集团、商业集团也曾出资、出人协办。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等十几家新闻单位,都对每届比赛进行了专访和跟踪报导。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转眼34年过去了,2018年第十七届“星海杯”首次增加青年组,更名为“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本届比赛来自全国45个分赛区以及海外选手近35000人参赛,参赛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大赛完美落幕。

 

 

“星海杯”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和钢琴演奏的普及与提高。许多外国钢琴教育家都对中国青年钢琴演奏家的水平表示惊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中国钢琴演奏的水平会提高得这么快。的确,像郎朗、王笑寒、王羽佳、许晨馨等许多世界知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都是历届“星海杯”比赛的优胜者。他们代表着当今中国钢琴教育和演奏的水平。也充分说明了举办“星海杯”比赛的成就和社会效益。

 

 

星海钢琴入驻国家大剧院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西侧,一片清澈透底的碧波衬托着一个金光灿烂的巨型彩蛋,它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国家大剧院”。

大剧院壳体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1226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壳体周围是人工湖及由大片绿色植物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不仅美化了大剧院外部景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

 

 

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风格清新、高雅,适于演奏大型交响乐、民族乐,并可举办各种音乐会。音乐厅内拥有世界最大的管风琴,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此外数码墙、极具现代美感的抽象浮雕天花板、GRC墙面、龟背反声板等设计能使声音均匀、柔和地扩散反射,使音乐厅实现了建筑美学和声学美学的完美结合。

这座顶尖级的音乐殿堂,一定要配备世界一流的音乐会钢琴。为此,大剧院艺术专业委员会专门委派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和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吴迎教授负责选琴。星海公司领导在大剧院尚未落成之时就做了研究,要像50年前为人民大会堂特制15英尺超大型音乐会用琴一样,也为祖国最高级别的音乐殿堂国家大剧院特制一台高水平的音乐会钢琴。这个想法向大剧院的领导刚一通报,立即就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一场紧张而周密的制作工作展开了,工程技术人员在原有音乐会用琴的基础上大胆改进,重新设计了音源的弦列系统;并选用了欧洲最好的鱼鳞松松木制作音板;选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击弦机;由星海最有经验的高级技师团队制作。新产品完成之后又请周广仁先生、杨峻教授、李其芳教授等钢琴家试奏、提意见、召开专家鉴定会,并经过著名钢琴家石叔诚老师在音乐会上展示和演奏。最后,吴迎教授还在这台钢琴入驻国家大剧院之前,又进行了仔细的检验。

在这台特制钢琴完成后,星海公司的主要领导还亲自向国家大剧院领导详细地通报了这台钢琴的制作和鉴定过程。并落实了钢琴捐赠仪式相关事宜。

2007年124日,世界瞩目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终于拉开了首场音乐会暨声学测试音乐会的帷幕。这场测试音乐会既是对音乐厅声学品质的测试,也是对星海钢琴的信任、检测和赞赏。这也是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建成后第一次迎来满场的观众,第一次上演大型专场音乐会,第一台钢琴暨星海钢琴,也是国内唯一一台国产钢琴入驻国家大剧院后的第一次登台亮相。主持人首先兴奋地提示大家一定要把当场的入场券保存好,因为它不仅具有特殊意义,而且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担当这场音乐会的主角是“育英·贝满校友老专家合唱团”和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在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除最后一个节目由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演奏和伴奏外,星海钢琴承担了当晚全部的伴奏任务。根据不同曲目的风格,在赵莱青和黄佩莹两位钢琴教授的手下,时而展现雄壮、强劲的旋律,时而流淌欢快、轻柔的乐音,使每一首合唱、独唱歌曲都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星海钢琴以其纯正的音质、优美的音色再一次演绎了“中国名牌”和“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真谛。

2008年430日,星海钢琴集团公司向国家大剧院捐赠钢琴的仪式,在国家大剧院二楼会议厅隆重举行了。一台崭新的星海牌音乐会专用三角钢琴披着红绸彩球等待“出嫁”。会议厅里坐满了应邀出席的钢琴家、新闻记者和双方的领导以及相关人员。当国家大剧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争鸣、星海钢琴集团公司总经理赵惠臣、党委书记曾泽民和钢琴家、教育家周广仁共同揭开覆盖在钢琴上的红绸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大剧院选用的众多世界名琴中,惟一一台国产优质钢琴——星海钢琴就这样风风光光地入驻了世界级的国家大剧院。